巫宜福(1772-1844),字鞠坡,永定大溪人。乾隆六十年乙卯恩科(1795)舉人,嘉慶二十四年己卯(1819)恩科進士,陳沆榜殿試二甲第53名,授翰林院編修(正七品),充國史館纂修。
道光年間,巫宜?;剜l省親,盧宏漢上門拜訪,并贈送“萬應茶餅”及述詳“萬應茶餅”功效。巫宜福返京時將“萬應茶餅”帶回京城,此時京城正鬧瘟疫,百姓深受瘟疫之苦,巫宜福得知情況后叫人把家鄉帶來的“萬應茶餅”煮好給百姓服用,服用過“萬應茶餅”的百姓病情大為好轉,幾日便身體康復。為此,巫宜福親筆寫下“采善堂”三個大字,并題附上五言詩一首,曰:
有客桑君語,良方妙化裁;
枯榮先蔭外,藥引上池來;
驅疫千金換,通神六氣歸;
枕中宜寶貴,知是濟時才。
上面這首詩的意思是:回到家鄉和鄉親交談了解到,萬應茶是經過很長時間和無數次的臨床經驗制作出來的,具有奇妙功效。萬應茶不僅在本地或在其他地方,不管是貧窮或富貴都在使用,蔭庇了大眾人民。返京時便帶了不少萬應茶回京城。時值瘟疫盛行,服用過萬應茶的百姓,身體很快得到了康復。采善堂萬應茶餅是最適合在家中常備的治病和養生珍貴良藥,聞名天下,是懸壺濟世的神奇藥茶。
這個萬應茶餅,名不虛傳。早在道光年間,江西九江、修水、銅鼓、奉新、萬載等地流行性瘟疫時有發生,患者服用之后,大部分人很快恢復健康,深受群眾信鞍,所以直到如今,這一帶地方對“萬應茶餅”情有獨鐘,一直是萬應茶銷售的主要地區。
自改革開放以來,采善堂制藥廠取得長足的進步,全面更新生產設備和包裝技術,按原配方制作,在保證原有功效及質量的前提下,生產袋泡劑萬應茶,源源供應我國閩、粵、贛、湘、桂、滇、黔和港、澳、臺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,馳名中外。
凡是回國到大陸觀光、省親、會友的華僑、外籍華人來永定者,無不帶上一些靈丹妙藥——永定采善堂萬應茶,是送親朋好友的一種時尚和尊崇。
友情鏈接:海發集團 |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| 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| 阿里巴巴 | 淘寶網
版權所有:永定采善堂制藥有限公司 地址:永定區鳳城街道永岐路39號
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證書編號(閩)-非經營性-2015-0038
閩工商網備第350822100002664號 閩ICP備2021012462號
400-180-9808